您好!欢迎光临合肥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相关导航

Navigate

联系电话
400-0000-00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马克思主义学院

时政资讯|让思政课在创新中育人育心
撰稿:刘捷(供稿) 审核:图文管理中心 来源:青海日报 时间:2022/4/8 15:26:03 浏览次数:807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阐释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

育人育心才能入脑入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尤其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大学生思想、培养大学生品德、提升大学生素质,就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来精心引导和栽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经验告诉我们,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全方位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

思政课创新要在提升内涵和探索方式相结合上下功夫。提升思政课内涵就要着力增强教学内容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说服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讲清楚,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探索思政课教学方式就要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学习思考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多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思考问题,在实践中得出结论,通过新媒体手段让教学更加生动丰富,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

思政课创新还要拓展“大思政课”格局。高校的课程既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也承担着立德树人、涵养文化的任务,应当让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结合起来,让各类专业课、人文通识类课程、素质教育类课程协同起来铸魂育人;让思政课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形成无处不在、随处可见、显隐结合、张弛有度的大文化育人格局,让思政教育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需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更需要让思政课在创新中育人育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